
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
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
5S咨詢公司概述:在TIC檢測行業中,關于實驗室管理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焦點和話題,尤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一個高效運營的實驗室可以幫助TIC企業降低成本,提高產出效率,從而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。
20年前,第三方檢測行業利潤率接近50%甚至更多,目前為止,有些檢測機構的利潤率可能不足10%,即使是一些優秀的外資檢測機構利潤率也僅在20%-30%。從20年前的高利潤率,到現在的低利潤率,檢測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。由于價格越來越低,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,為了提高利潤率,精益生產被引入到第三方實驗室。精益生產起源于日本豐田,后來引入歐洲變成了精益生產管理,在制造業精益生產已經不是什么新話題,但對于第三方檢測行業來說,精益生產是一項新的挑戰。
實驗室采取什么樣的精益活動
在精益生產經營管理概念當中,存在8大困惑,我們試想一下每天的實驗室活動,在做檢測、出報告的時候,我們有多少行為、多少動作、多少時間被浪費掉?毫不夸張的說,在日常實驗室中,有50%的時間被浪費掉。
實驗室管理中的困惑
比較一下上圖中8大浪費現象在我們自己的實驗室里面有沒有?舉個簡單的例子,某國際知名機構在歐洲實驗室一個人可以看20臺檢測設備,在國內的實驗室當中,有多少實驗室可以做到這么高的效率?第二個例子,認監委謝處長在報告中提到國內檢測機構人均產值在20萬-30萬,某國際知名機構在歐洲的人均產值是100萬,想想看人均產值低的實驗室到底存在什么問題?
實驗室管理有三個要素,質量、效率和成本,作為商業實驗室,如果不關注效率、質量和成本,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情況下很難生存。
實驗室的價值流和作業流程
這張圖是一張標準的作業流程圖,從樣品切樣開始,到最后報告出來,通過分析每個流程,最終得到精益生產中的價值流圖,實驗室做的每個動作都希望給客戶帶來價值,那些沒有價值的行為要放棄它、改善它,在實驗室當中有哪些是沒有價值的行為呢?
第一類是等待,人的等待、機器的等待、樣品的等待,這些等待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浪費時間,是實驗室最需要解決的問題。第二類是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的行為,比如行政、財務、內部培訓、質量體系的建立等,對客戶來說,這一類活動沒有給客戶帶來價值,但是作為實驗室的質量根本、生存發展需要,是必須要做地,這一類行為要保留去做,但第一類等待是需要在精益生產過程中解決地。
通過計算每個活動中每個動作的時間,知道在檢測過程中,哪些行為是不必要的,哪些流程是重復的或多余的,哪些環節產生了瓶頸,不斷地等待,哪些崗位或人員、資源是不夠的,這些種種的分析出來以后,我們就知道哪里有問題,我們怎么樣去改善它。
這是一張典型的實驗室走過的路線圖,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間做環境檢測的實驗室。跟蹤分析一個實驗室技術人員在31分鐘內的工作過程:31分鐘內一共走了1822步,按照每一步是0.6米,他一共走了1.09公里。他的任務包括水分解和樣品丟棄。按照這樣的工作狀態,他平均一天會走大概14.17公里。他走14公里要花多少時間?他哪些路需要走,哪些路不用走,實驗室的構局布置要做什么調整,這是精益生產可以解決的問題。
精益生產除了流程的再造,還包括IT系統。IT系統會直接對精益生產過程產生革命性的作用。例如,某國際知名機構的IT系統非常高效、智能,歐洲任何一個國家,任何一個銷售接的單子,系統會自動分析出這個訂單在全球哪臺機器上做效率最高、時間最短。
實驗室經常會碰到一些問題,如某個環節堵住了,實驗室的儀器突然滿了,后面樣品在排隊,或者前處理樣品很多,后面的儀器在等這個樣品,碰到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?這是因為每個工作崗位的節拍時間不一樣。如果檢測從第一崗位到最后報告出來,每個工作崗位保持一樣的頻率、一樣節拍的時候,像生產一樣中間不會有滯留和停頓,那么問題就不會出現。
觀察上圖,崗位中間節拍時間不一樣,第一個是9.6分鐘,第二個也是9.6分鐘,第三個14.4分鐘,瓶頸出現在在第三個環節,這跟制造業一樣,每家實驗室可以回去分析一下,自己實驗室每個崗位的節拍時間,如果節拍時間不一致的話就會產生問題。
除了關注實驗室的流程順暢性,還要關注人的效率,實驗室靠人,試想一下每個人8小時工作時間,甚至有些人還要加班,10小時、12小時,人的利用率有多高,這張圖反映出來,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,用在什么方面各用了多少時間。以8個小時為標準,按照我的經驗來講,如果時間利用率能夠達到70%到80%,這個實驗室人員管理是相當優秀了。
第二個除了人以外,設備的使用率也很關鍵,實驗室的設備不管用不用,買回以后第一天就開始計算折舊了,按照原則來說設備是24小時可用的,怎么樣把人和機器有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問題的核心。一臺儀器一天可以跑多少量,有沒有滿負荷,在考核設備使用率的時候,要做到心中有數。
為什么有的實驗室三天可以出報告,有的卻需要五天?從實驗室的績效管理方面來說,上面是一張典型的某國際知名機構實驗室實時樣品進樣的情況圖,可以看到這是做環境檢測的實驗室,它實時顯示出來當前有多少項目在儀器上分析,有多少樣品進入到實驗室,有多少樣品已經延遲,有多少的樣品是需要今天出報告,這張實驗室的實時監控圖,告訴我們現在實驗室發生什么情況,包括每個實驗室里面每個工作崗位的飽和度。試想一下實驗室有些工作崗位很忙,有些崗位很閑,等待的人為什么不去幫忙?作為實驗室的管理人員,必須要知道人員怎么樣調配,怎么樣去解決每個崗位的瓶頸問題。
實驗室可視化管理
這一張是實驗室每天數據的顯示情況,在異地辦公室里面有一塊顯示屏,會顯示兩地實驗室的情況,每個實驗室或者每個部門也有這樣的電子顯示屏,會顯示自己部門的工作情況和繁忙程度,這就是實驗室可視化其中的一項內容,作為管理者,如果不知道目前實驗室發生了什么,需要去解決什么,不知道問題存在在哪里,你的管理當然是無效的。
實驗室的可視化管理,包括工作內容的可視化,你要知道今天有多少樣品進來、工作量是多大、昨天完成的業績情況好不好。第二個工作的進度可視化,哪個工作碰到瓶頸,哪個崗位很忙,人員怎么進行調配,這是工作內容的可視化。第三個工作體制的可視化,作為商業實驗室,追求利潤是永恒的主題,所以我們講大量的使用一些應該使用的人才,檢測行業在我看來是勞動密集型行業,在歐洲實驗室大量使用的是一些臨時工,因為我們的檢測有高峰有低峰,可能在這一年當中某一時間段訂單會很多,某一個時間段訂單會很少,不同崗位的人之間可以做交叉培訓,我們的人可以培養成多面手。
有一些崗位,其實不需要學歷,但是有人會說沒有學歷的人會不會對質量有影響?在精益化管理工作過程當中,如果質量發生任何問題,找一找流程中間出現什么問題,如果好的流程不應該有問題,也就是說測試結果、報告結果,應該是準確的。
建立生產有序、管理順暢,操作規范,士氣高昂、高質量、低成本、短交期的作業現場;
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,外觀視覺價值體現、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;
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,提升設備管理能力,維護能力,提高效率
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、循環評價、人才育成、持續改善、績效管理、文化養成體系;
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、縮短交期、增加利潤,讓管理更系統科學,執行力更強
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,以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優化物流、改善工作環境等